5月23日,由启东市河长办牵头,与农业农村局、水务局、检察院、汇龙镇等部门单位组成“依法治水联盟”执法组,开赴头兴港河启东备用水源地区域,展开网簖地笼清障行动。现场取缔销毁各类地笼网簖200多口,有力震慑了河道违法设障现象。
全长32.33公里的头兴港河,通江入海,穿越市区,被誉为启东人民的“母亲河”。该河去年入选“省级幸福河道建设示范工程”,又是全市唯一的备用水源地所在地,是19条骨干河道中的骨干。管护好该河,对于区域社会、经济、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鉴于此,启东市从深化河长制入手,开展“持续性清障、全天候保洁、制度化监测”,形成配套“组合拳”,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头兴港河特别是备用水源地的管护机制。
针对春夏季沿河居民“天罗地网”撒河道,违法阻水不堪扰的问题,联合水政执法队在备用水源地上下游各一公里河段,兵分两岸,一面开展水法规宣讲,一面进行地毯式搜巡。将近乎“三步一网”的地笼网簖悉数清除上岸。从而确保了汛期通江海河道的活水畅流,同时也为备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。近年来,类似的水体清障行动每年不少于五次。
启东市创优保洁公司是备用水源地的保洁责任单位,按河长办要求,该公司配有专用保洁船和专职保洁员,每天实施打卡式到岗,每2小时在水源地上下一公里区域巡查一次。全天候保洁机制,力求区域水面“一尘不染”。去年秋季,上游水葫芦暴发,公司增派人员全力打捞,确保不让一颗水葫芦窜入水源地区域。
为了及时掌握备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,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智能化实时监测。每逢汛期或突发性雷暴天气,则加大监测频次,与市水资源所等部门实行信息共享、措施共商。近5年来,备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达标水准。(启东市水务局)